近视(近视眼)是一种常见的视力问题,表现为远处物体模糊不清,而近处物体相对清晰,根据近视的严重程度,医学上通常将其分为轻度、中度和高度近视,到底多少度近视算高度近视呢?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和大多数眼科医学机构的定义:
部分眼科专家甚至将 -10.00D(1000度)以上 的近视归类为 超高度近视,这类近视往往伴随更严重的眼部健康风险。
高度近视不仅仅是视力模糊的问题,它还可能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眼部并发症,包括:
视网膜脱落
高度近视患者的眼轴(眼球前后径)通常比正常人更长,导致视网膜变薄,更容易发生裂孔或脱离。
黄斑病变
黄斑是视网膜上负责精细视觉的关键区域,高度近视可能导致黄斑出血、萎缩,甚至永久性视力丧失。
青光眼风险增加
高度近视患者的眼压调节能力较差,患青光眼的概率比普通人高数倍。
白内障提前发生
高度近视可能加速晶状体混浊,导致白内障提前出现。
高度近视的形成通常受 遗传 和 环境 双重因素影响:
遗传因素
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是高度近视,子女患高度近视的概率显著增加。
环境因素
定期眼科检查
儿童和青少年应每半年检查一次视力,成年人每年检查一次。
科学用眼
增加户外活动
每天至少保证2小时的户外活动,阳光有助于抑制眼轴过度增长。
合理矫正视力
饮食调节
近视(包括高度近视)无法彻底治愈,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控制发展:
600度以上的近视属于高度近视,它不仅影响视力,还可能带来严重的眼部疾病,预防和控制高度近视的关键在于 科学用眼、定期检查、合理矫正,如果你或家人已经是高度近视,务必定期进行眼底检查,避免剧烈运动(如跳水、拳击),并密切关注视力变化。
保护眼睛,从今天开始!